DSCI1707.JPG

大家平安
我是東京華人教會尤牧師最近教會裡有位求道者問說何謂東正教會? 在此提供我的回應與分享!
東方正教會),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公元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基督教分裂成東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東部的正教自稱爲「正」(Orthodoxia,意爲「正統」),認為只有正教會才保留了基督最原始的教導和傳統。正教相信,正教信仰就是上帝「一次傳於聖徒」(儒達書 / 猶達斯書 / 猶大書3)的信仰,這一信仰在正教會中代代相傳,毫無增刪。由於正教位於東方,故此又稱爲「東正教」。目前,正教是基督宗教中的第二大教派,信徒人數僅次於天主教,主要分佈在希臘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東歐國家。

與天主教不同,正教由一些被稱爲「自主教會」或「自治教會」的地方教會組成。這些教會彼此獨立,但卻有著共同的信仰。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乃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基督教支派,又稱正教,與天主教(Catholicism)、更正教(Protestantism)並列為基督教Christianity)三大派別。 教會歷史背景 原受羅馬帝國壓迫的基督教,並沒有因為羅馬帝國的種種迫害而消失,相反地愈傳愈遠、愈傳愈旺。二世紀末葉,基督徒足跡已遍及歐、亞、非三洲,特別是亞洲的小亞西亞,從一世紀中葉到四世紀,一直都是基督徒人數最多的地方。 自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四世紀(313年)頒佈《米蘭詔書》後,基督徒不再受到迫害,基督教也成為羅馬合法宗教。後來狄奧多西大帝將基督教奉為國教,自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穩健成長,羅馬教會也成為基督教的樞機中心。 羅馬教會的分裂(東正教的產生) 西元330年因日耳曼民族入侵,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或是拜占廷),成立君士坦丁堡牧首區(東派教會中心),與羅馬教會(西派教會中心)互爭首席地位,否認羅馬教皇為普世教會首腦,而只視其為西派教會的牧首。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差異,東西兩派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日益尖銳,尤其是六~八世紀對〈尼西亞 - 君士坦丁信經〉的看法紛歧、十一世紀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等,而於1054年正式分裂。 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認為自己是保有正統教義的正宗教會,因而自稱為「正教」(Orthodoxy)或是「正統天主教」(Orthodox Catholicism)。又因屬希臘語區,當時宗教儀式皆以希臘語為主,故又稱「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y)。 教義與禮儀 東正教信守前七次大公會議*所訂的信條,不承認羅馬教皇以後所舉行的歷次大公會議決議,特別是第一、二次大公會議所制定的〈尼西亞 - 君士坦丁信經〉,成為所有東正教教會洗禮與行聖餐禮時遵奉的信經。東正教徒強烈抨擊羅馬教會在此信經加增"和聖子"一詞(此加添句表示二派對聖靈的發生有不同的看法)。 關於救贖論,東正教注重道成肉身,認為重生得救乃靠天主的恩典,善工並不具得救的效用,因此在東正教的神學教義中並不十分強調贖罪論。在恩典與原罪方面與奧古斯丁的預定論有所不同,認為每個人都在亞當的罪中犯了罪,拯救要依靠自身與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須擇善,天主才能幫助。 東正教徒特別重視對聖母的崇拜,馬利亞在信徒心中是他們與天主之間最理想的中保。聖母的名稱在東正教中有數十種,東正教中也有許多以聖母命名的教會。 東正教徒奉行七件聖事:洗禮、堅振、聖禮(聖餐)、告解、聖秩(神品)、婚姻、敷油,除少部份細節與天主教不同外,大體上和天主教類似。 隱修制度(Monasticism)從三世紀起流行在東派教會間,以苦身修行為宗旨、遁世獨居或群居為特徵。四世紀中葉傳至西派教會,逐漸形成天主教的隱修制度。集體隱修的隱士群居,成立隱修院(修道院)。隱修院是東正教會最高精神生活所在地,也是培育神職人員,進行神學研究與收藏珍貴宗教文物的中心。 組織制度 東正教不贊同天主教的"使徒教區"觀念(只有由使徒所建立的教區才有權成為牧首區),認為應根據各國或城市的實際需要(例如在經濟或政治重要地區設立牧首區,然而現今東正教仍只有四個由使徒所建立的牧首區(大主教區)。 牧首區下轄管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領袖稱為主教,所有主教都職掌同樣的聖事職責,依教區的大小不同,有些主教被稱為總主教(主要主教)或是都主教(一個大都市裏的主教),範圍更大的地區或是國家教會的主要主教,則被稱為大主教。主教以下有修士大司祭、修士司祭、修士輔祭、助祭、誦經士等教職人員。 主教人選必須為修士大司祭,或是領聖職後保證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六世紀教規規定,主教必須是獨身者。一個主教的任命至少需要其他三位主教通過,助祭及其他教職的任命,則由各主教決定。 今日的東正教會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攻滅,君士坦丁堡牧首區雖仍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承認為東派教會的牧首,但實際上處於被征服的地位,權威盡失,於是自十六世紀起,先後在俄國與世界各地(大部份在東歐與中歐)產生了在法規和行政享有全部獨立權、自選大主教和主教的「自主教會」。 東正教會現有四個牧首區與十五個自主教會,以傳統的尊稱順序排列依次為:君士坦丁堡牧首區、亞歷山大牧首區、安提阿牧首區、耶路撒冷牧首區、俄羅斯正教會、喬治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希臘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美國正教會、烏克蘭正教會、日本正教會、西奈正教會、及芬蘭正教會。 他們共同尊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為東正教名義上的精神首腦,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對他們並沒有實質的管轄權。這些教會以相同的禮儀、教規,教育他們的信徒,傳揚自認為最符合使徒精神的基督信仰。現今全世界約有東正教徒1.3億,根據MARC(Mission Advanced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s Center)1993年的估計,到公元2000年,全球將有2億的東正教徒,佔所有基督教徒的10%。 大公會議*:大公會議是由教皇召集的全體主教大會。當教皇批准大公會議的決定,它們就成為所有信徒必須遵循的信條。至1965年為止總共舉行了21次大公會議。 教堂介紹 東正教聖母院 3

位於莫斯科的東正教聖母堂 哈爾濱東正教尼古拉堂 東正教聖瓦西里大教堂,位於紅場 。東正教耶穌浴血大教堂,位於聖彼得堡。 東正教聖母守護堂 東正教聖母守護堂是中國目前唯一開放的東正教堂,位於南崗區東大直街,1930年建成,1936年開始舉行宗教活動。其建築風格為典型的拜佔廷式建築。教堂為磚石結構,分兩層,由鐘樓和大廳組成,大廳分裏外兩間,裏間為聖所,設置寶座、祭台等,外間為祈禱場所。 東正教復活聖堂 東正教復活聖堂最初興建是在1860年,當時只是供作俄羅斯領事館人員的信仰中心。到了1868年4月,有3名日本人受洗,並成立日本正教會,東正教才開始在日本萌芽。1907年,席捲整個函館市區的大火將聖堂整個燒毀;一直到1916年,現在所見的第2代聖堂才又重新興建完成。東正教復活聖堂的外觀迥異於國內所見到的教堂,整座教堂以白綠兩色為基調,屋頂上除了有拜占庭風格的拱頂之外,還矗立了大小共7座的十字架;內部裝設也很不一樣,一幅幾乎與聖堂同寬的聖障 (Iconostasis) 佔據整座教堂,獨不見讓信徒崇拜祝禱的座位。 東正教復活聖堂也被函館市民暱稱為「Gan Gan寺」,名稱由來是它清澈明淨的鐘聲。目前,Gan Gan寺只有在每個週日上午10點才會打鐘。 新聞報導 聖座活動 希臘東正教與羅馬天主教展開歷史新的一頁 【梵蒂岡電台訊】 雅典希臘東正教代表團由潘杰列伊蒙總主教率領 ,已在一個星期之前,完成在羅馬訪問天主教中心的行程,雙方教會都深深感到這次訪問開啟了希臘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關係上新的一頁。 這裡需要先作個小小的說明,此地所謂的希臘東正教是指今天希臘境內以雅典為首的東正教,而非歷史上泛指的希臘東正教。歷史上泛指的希臘東正教,是指以昔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在公元一千零五十四年與西羅馬帝國的羅馬天主教分裂的教會。昔日的君士坦丁堡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爾,位於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是歐亞兩個大陸之間的跳板。這個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因為沿用古希臘文化和禮節,所以也通稱為希臘東正教。這個東正教今天與羅馬天主教的關係相當良好。至於今天我們談到的希臘東正教是狹義的,地區大概也只限於今日的希臘半島境內。這個東正教團體自從昔日君士坦丁堡東正教與羅馬天主教分裂之後,至今將近一千年,彼此沒有任何良好的來往接觸。直到去年五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克服種種歷史上的恩怨情結,追隨聖保祿宗徒的芳蹤,前往雅典訪問,完成一項破冰之旅之後,約一千年的決裂才稍微縫合。現在,這個東正教團體又由潘杰列伊蒙總主教率領代表團來羅馬訪問一週,使彼此的關係又進一步改善。雙方教會無不認為這是歷史性轉捩點。希臘東正教領袖,雅典的總主教赫里斯托杜洛最近在他的一份文告中指出:希臘東正教代表團這次訪問羅馬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年五月訪問雅典的延續,希臘東正教徒一想起教宗的那次訪問,無不感動非常。 這次希臘東正教徒代表團訪問教宗時,教宗向他們說:「天主教和希臘東正教徒的關係被痛苦的歷史刻畫下痕跡,這個歷史導致了對西方天主教的不信任和懷疑。這次的訪問會晤是改善彼此關係的重要一步」。 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瓦爾特‧卡斯珀樞機主教日前對本台說:「希臘東正教徒這次來訪深具歷史意義,它為雙方的關係展開了新的一頁。希臘東正教徒代表團成員對此行都感到非常滿意。訪問的主題是雙方在歐洲的合作。他們非常關切歐洲的俗化現象,所以願意和我們天主教合作。我們為他們打開了聖座的許多門戶。我們相信這樣的合作將有助于神學上的對話,這是我們兩個教會之間的關係的目標。總之,這次訪問非常友好愉快,充滿前景」。 普協革新商議方式 改善與東正教關係 (天世社訊)莫斯科宗主教宣布,普世基督教協會(普協)與東正教會達成協議,紓緩了東正教會在政治事務上對普協的憂慮。 普協和東正教會經過近四年的商討後,終於就普協以新程序通過政策聲明達成協議。 今後普協這跨宗派的教會組織,會以協商方式來審議政策,以容納少數派的意見。普協亦會界分不同的會員級別,除正式會員外,也容許某些宗派成為附屬會員。 在過往以「少數票服從多數票」的投票方式下,普協曾通過連串有關政治議題的公開聲明,引來相對上較保守的東正教會不滿。東正教會遂要求普協更改其通過聲明的程序。 及至一九九八年,東正教領袖宣布,他們會減低對普協的參與程度,直至他們得到保證,普協的公開聲明能容納東正教的神學和教會生活的形式。 普協的總部設於日內瓦,代表著數以百計、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教會組織,天主教會不是該組織成員。東正教會領袖稱,基督新教孕育出繁多的教派,由於每一教派擁有同等份量的投票權,導致新教組織成為普協的大多數。 雖然東正教信徒的人數跟新教徒人數相若,但因著普協的架構--一如東正教會莫斯科的宗主教所抱怨的--普協內難以聽到東正教的聲音,其立場也對普協的決定毫無影響力。 莫斯科宗主教有信心,九月初普協在日內瓦召開大會時通過的改革方案,有助東正教會再次積極參與普協的事務。

教皇曾表示,他希望通過烏克蘭之行促進溝通,以及將過去的爭鬥與分歧置於身後。

教皇訪問烏克蘭呼籲和解 羅馬天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訪問烏克蘭時發出 和解呼籲,要求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間結束數百年的分 歧。教皇在到達烏克蘭首都基輔後為過去天主教所犯的 過失道歉,並且說,羅馬天主教徒在過去雖然承受苦難 但已經原諒了東正教會。 他又說,讓我們在天主之前謙卑低頭,承認我們的過 錯。 但是教皇此行遭到了烏克蘭最大的俄羅斯東正教教會的強烈反對,該教會為此舉行了抗議遊行。抗議活動包括在基輔的一個古老的修道院舉行徹夜祈禱。 此前,基輔仍然由莫斯科控制的主要東正教會曾勸說教皇放棄訪問烏克蘭。 不過,教皇則表示,他此行并非是要為羅馬天主教會尋找信徒。 他在抵達烏克蘭後也完全沒有提到當地東正教會的反對。 主要爭議 這是教皇最為艱難和最具爭議的出訪活動之一。他的首要目的看來是為了鼓舞那一地區的希臘天主教徒。這些教徒的祖先在四個世紀前被迫皈依俄羅斯東正教會。 最近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主要爭議之一是關於在烏克蘭西部的600萬希臘天主教徒。在蘇聯解體後,當地人又從東正教奪回許多教堂和教會財產。 烏克蘭的東正教會大多效忠於宗座設在莫斯科的俄羅斯東正教會。俄羅斯東正教會說,教皇此行是試圖將東正教教徒轉化為天主教徒。 俄羅斯東正教會還指責烏克蘭的天主教徒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暴力奪取了數以百計的東正教教堂。天主教會則說,那些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房產是1946年由斯大林下令從他們手中搶走的。 促進溝通 教皇此行的首站是俄羅斯東正教的搖籃基輔。十年前從蘇聯獨立出來的烏克蘭的政府竭力想顯示與西方的團結友好。 教皇抵達烏克蘭之後也與當地的政治與商界領袖會晤。 作為有史以來的第一位斯拉夫人出任教皇的約翰﹒保羅二世覺得他負有消除東西方教會之間分歧的神聖使命。 就普通的烏克蘭人來說,不管是不是東正教徒,似乎都歡迎教皇的來訪。最近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只有6%的人反對教皇前來烏克蘭。看來,倒是烏克蘭宗教力量之間的 並非所有東正教神甫都抵制教皇訪問 1946年,這一地區的希臘天主教會被斯大林取締。直至90年代,希臘天主教會才被恢復合法地位。